“小儿百病,积食为先”。孩子生病有很多是跟积食有关,或轻或重,由积食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病痛,导致孩子免疫力受损,动不动就生病。所以,要想调理好孩子的体质,家长一定要认真理解小儿积食的问题。
为什么处理孩子积滞那么重要?因为,积滞伤脾,而脾是孩子抵抗力的根本。
脾是后天之本,“脾主运化”,脾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消化吸收食物,并向五脏六腑输送营养,是人体能量的制造中心和运送枢纽。但是,孩子“脾常不足”,孩子脾的功能相对是较弱的。孩子生长发育迅速,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非常旺盛和迫切。成人对脾的要求,就是满足日常能量的消耗即可,但是孩子除了满足日常能量的消耗,还要满足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。因此,孩子脾的负担,实际上相对来说比成人更大。但是,孩子脾胃机能稚嫩,功能薄弱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脾常不足”。
“脾常不足”,孩子就会经常积滞,积滞反过来就会进一步损伤脾胃,伤害孩子抵抗力。所以调理孩子体质,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,就是避免积滞,及时助消化。
食积的临床表现
积食一般多发于1~6岁,尤其以城市独生子女较多见。食积都有些什么症状呢,怎么辨别呢?下面就介绍一下关于食积的临床表现。
➤ 没有食欲
当宝贝积食了,你会发现以前喜欢吃的食物,现在放在面前也只是看看,而没有食欲,或者吃几口都不愿意再吃了。
➤ 舌苔
积食的孩子,舌苔一般比较厚腻,黄厚白厚都有可能,少部分孩子舌苔不厚但是表现为舌尖比较红。
➤ 口气
宝贝积食后,忽然口气很重,仔细闻有种酸腐味。那就很有可能是积食或积食前兆。
➤ 大便
当宝贝积食了,你会发现宝宝的肚子鼓鼓的,大便也有几天没有排泄,这是因为食物在胃里没有及时消化,大便不通畅所造成。
➤ 睡眠差
当宝贝积食了睡觉不是一直烦躁啼哭,就是易醒或者睡觉不老实,老是不停的翻动。这是因为中医上讲,食不好,而睡不安。
➤ 抵抗力差
脾的工作是吸收运化食物,向五脏六腑输送营养,可以说脾胃就是孩子抵抗力的根本。孩子脾虚了工作能力就会下降,吃再多食物的营养也不能够被身体吸收。
好好的怎么会积食?
很多人对积食都有一个误区,觉得孩子似乎吃的也不算很多呀,怎么就积食了呢?
引起积食的原因,可有好几种呢!
➤ 孩子食物过多过杂,油腻难消化的东西吃太多
➤ 生病时或病刚好的时候大补
➤ 不恰当的喂养方式,比如追着跑着喂饭
➤ 水果、冷饮吃太多,造成脾胃虚弱
给脾胃减负
积食会造成脾虚,脾虚就更容易积食,这是一个恶性循环。
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给脾胃减负,控制孩子的饮食。
积食的孩子饮食原则我已经列出来了:
➤ 生冷寒凉的食物不吃或少吃
➤ 多吃素,少吃肉蛋奶和水果
➤ 吃太多时要制止
➤ 做法清淡易消化,少爆炒、红烧
➤ 不在生病时和病愈初期进补